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嬉皮士建立的城中村一边让政府头疼,一边却成了生态村典范

2016-11-30 @simple 生态分子



46年前的嬉皮小区,

因为反对国家制度,

非法占领了一块废弃的军事遗迹,

在此开垦,

用另类的思维实验生活,

如今成为哥本哈根市的世外桃源,

比丹麦这个高度福利国更有前瞻性的自治小区。


哥本哈根右岸遗世独立的城中城



走进北欧一个小城,那里的孩子和宠物可以在街上,随意自由快乐地行走,没有汽车进入,只有自行车的踪迹,偶尔还会看到马车或是复古的人力车。这里有五花八门、丰富理念、有态度的特色小店,小区的年轻人不需要离开家乡,到遥远的都市打拼、工作;细心一看还会发现,原来商店使用的金钱不是官方货币,而是当地小区型货币。


这里是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近郊的“自由城”(Freetown Christiania)。

 

这个已有42年历史的另类小区,结合嬉皮、自由、反战、叛逆、灵性、独立思考的概念,坚持不迎合世俗潮流的方向,走一条创新、颠覆,却又前卫的路线。它曾经让丹麦政府伤透脑筋,警察每天都会定期巡守,今天却是丹麦最受欢迎的文化观光景点,也是生态村的学习典范。

 

▲ 魔幻的建筑


这里居民大多为嬉皮、自由艺术家、草根运动人士、摇滚乐手等自由派,风格强烈的居民。与哥本哈根大城市风景不同,自由城内较像是乡村,建筑物也被艺术家彩绘成,带有强烈波西米亚风格,无论是远看还是近看,都会看见彩虹般奇幻的流线风格。

 

曾经的丹麦政府的眼中钉

 

听到嬉皮,也许大家第一个反应是这群怪人,也许会嗑药,也许奇装异服、与社会格格不入。但其实追溯至美国越战后60年代,经历许多战争、动荡不安的年青人间,弥漫着一股反战意念,爱与和平(Love& Peace)是他们与上一代不同的分界线。这个时代的年青人藉由静坐抗议,表达集体对政府与世界体制的反抗。





嬉皮的思潮从美国蔓延到欧洲,1971年,一群年青人占据哥本哈根城东Christianiahavn 港旁的废弃军营,划地自居,并声称为Christiania省,企图成为一个独立区。




打开哥本哈根地图,你会发现一条宽阔的水道,将这座古老的城市分为两半,左边是城市的主体,繁华热闹,右岸实际上是一座岛屿,相对清静,主要是码头、兵营、机场,还有成片的树林、湖泊和农田。自由城就座落在右岸,有自己的国旗、法令、经济制度,当时还算开明先进的丹麦政府,把他们直接划为了国家的反叛份子,用了各种方法驱散赶走他们。


丹麦政府到了最后也没法瓦解掉这个地方,就只好接纳了他们。1972年,自由城的居民们与丹麦国防部(土地所有权者)达成协议:继续使用该土地,但必须支付水电费用。而丹麦政府也改变态度,慢慢地将该区视为一种新式社会制度的实验空间,现在虽然仍对「自由城」有诸多不满,但看到每年观光带来的经济效益,只好妥协接受;


2011年六月,自由城小区干脆将整块土地买下,成为真正可以自给自足的另类社会。


反对毒品,却也是世界最大的大麻交易市场


自由城成立之初,本着“平等无歧视”的原则,他们接纳了一些无法融入正常社会的瘾君子。没想到这使“毒品”成为了自由城最著名的标签。


在自由城建立后的最初的十年间,所有的毒品在这里都被允许使用和交易。这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城内的居民们忍无可忍,最终将毒贩子们以武力驱赶出了自由城,也有超过60名瘾君子被送进了戒毒所。这是Christiania历史上著名的“Junk Blockade”事件。至此,自由城开始禁止一切“hard drug”的使用与交易。



  ▲
“Junk Blockade”期间,自由城居民们在城中竖起了“Junk is death”的牌子


虽然hard drug被驱赶出了自由城。但是40多年来,以大麻为代表的软性毒品在自由城中一直受到保护和追捧。自由城中的大麻交易集中在城中的Pusher Street,下图街道两边的亭子里就是大麻的销售场所。在PusherStreet有三条规定:"have fun"、“No photo”和“Do not run”。



 ▲ Pusher Street


经过多年的发展,Pusher Street已经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大麻交易市场。在这里可以买到各种不同种类的大麻和哈希什,这些大麻的产地遍及世界各地:尼泊尔、印度、克什米尔、摩洛哥、牙买加......


自由城的大麻交易一直是丹麦政府的一块心病,2002年,丹麦政府再次宣布开始致力于清除自由城中的大麻交易市场,希望“大麻消失在pusher street”。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自由城内的大麻卖家纷纷用迷彩布遮挡住自己的摊位,作为对政府“希望大麻消失”的幽默回应。用迷彩布遮挡摊位的做法也成为自由城大麻卖家的一种传统延续至今。



 ▲ 大麻卖家用迷彩布遮挡住自己的摊位


虽然40年来政府针对自由城大麻市场的清缴时有发生,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麻交易总会在这里死灰复燃。现在,Christiania的居民们也把大麻视为自由城的象征:自由的象征、自治的象征。



  ▲ 街头的彩绘:Christiania的旗帜、反对hard drug、大麻


TIPS

大麻一般被认为是软性毒品(sofe drug),这也是传统毒品中唯一的一种(相应的,海洛因、可卡因、吗啡等难以戒除的被称为hard drug,硬性毒品)。西方社会相当比例的人在青春期都有过吸食大麻的经历,如美国大学生中有5.9%基本天天吸食大麻,超过30%的美国大学生表示在过去一年里曾经吸食过大麻,超过42%的美国人承认试过吸食大麻,但绝大部分在成年后或结婚后均能戒除。


基于文化和打击硬性毒品(很多人认为这样有助于瘾君子把注意力从硬性毒品上转移开),或许还有讨好选民和财政方面的考虑,西方在吸食大麻方面相对较为宽容,如荷兰、加拿大等国家,这些国家甚至形成了大麻文化。


现今只有美国少数州、西欧、美洲少数国家和地区(可能还包括朝鲜)对大麻吸食持许可态度,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对于持有大麻仍然持严厉打击态度。


宠物和人都要缓慢生活


今天的「自由城」面积发展到0.34平方公里,大约有1000人在此工作、生活,他们将租金缴给小区,水电费缴给丹麦政府。


早期因为是一群无力购屋,且拒缴高昂税金给丹麦政府的青年,占据「自由城」的空屋及废弃军营。因此这里的自建房舍多用废料盖成,而且是亲手建立的。住在自己设计的房子里,搭配巧具慧心的彩绘和装饰,家家户户各有独特风貌,有人形容这里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对于这些色彩强烈挥洒的美学风格,有人欣赏有人畏惧。但无论如何,这是个与外界社会不同的实验教室。居民赖以维生的项目大约有经营餐厅、制造自行车、暖炉及各种艺品。也有人形容该区为哥本哈根的「城中城」,一个桃花源、乌托邦、或是最早的生态村。

 

不大的小区生活机能齐全,有学校、邮局、牙医,杂货店、酒吧,甚至有马棚;


生态设施有废弃物处理系统、储水(污水)系统、太阳能板、风力发电等。大人和小孩的比例大约是8:2。曾经有一篇报道这样描述道:一对嬉皮父母在自由城生下一个女孩,这名自由宝宝从小喝花草茶、穿手工编织毛衣、在花园里种郁金香、每天早上陪着狗狗走一段很长的散步。

 

崇尚自由的小区认为,世界上每一种生物都有伸展的权利,不应该束缚任何一个生命,所以这里的狗儿及其他宠物,基本上是不上炼的;不工作的时间,大人在庭院中的草皮上悠闲地晒着太阳、野餐、弹乐器、享受生命,一名在小区居住15年的女孩说:“对大人来说,游乐园也很重要,这里很自由,我们一直在学习。”

 

北欧生态村对“自由”很在乎

 

自由城小区内有水道通往哥本哈根港,也由于标榜自然,区内的林木都维持了最原始的状态,除了脚踏车,机动车辆不得进入,村民发展出所谓的「克里斯钦多用途脚踏车」(Christiania Bike),那是脚踏车前方安装一个类似可以运货的木箱,方便居民运输,在丹麦街头上随处可见,非常受欢迎。早期因为物资缺乏,所以小区内兴盛着利用废弃物发挥巧思的创意,餐厅的蔬菜则来自于田园的有机菜园。

 

▲ 克里斯钦多用途脚踏车


重视自由的自由城欢迎任何人,并且明文规定不可以金钱作为,衡量谁可以搬进小区的标准。对于参观者,自由城竭诚欢迎,但只有三个规定:不可嗑药(Hard druy)、不可奔跑(这里的人和宠物通常是慢慢散步)、不可以照相。尤其是最后一样,受到餐厅和咖啡厅强力的倡导,毕竟肖像权是自由权益的一部分,而早期自由城受到外界的污名化,让这里的居民深受困扰。听起来很安逸,但住在自由城的人们,也并非是完全自由的,因为至少每天都有官定的工作时间,必须要投入五个小时参与公共建设

 

绿色生活圈未来的实验室


1991年,自由城提出绿色计划(Green Plan),正式将小区提升为生态村。该计划条文包括有:保持野地、绿地、低能住宅、节省能源。尤其在寒冷的北欧,树木被视为最珍贵的资源。自由城对于做为燃料的木材,秉着敬重的心,将它们供奉在精心规划的地方;对于建立未来美好适宜人居城市,自由城有独特的想法。他们认为,过去几千年来,人类都生活在自然的环抱中;但是当人们进入都市,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加大,甚至建立动物园豢养动物。

 
▲对木材秉有敬重的心


在自由城里,他们希望可以让都市与乡村之间没有界线;人人都可以享受一个温馨的、宽阔的充满惊奇的空间。所以在盖自己的房子之前,他们总为先问问自己: 


这是一个柔软平静的地方吗?

是否有违背任何规定?

是阴暗、寒冷、不洁的吗?

自己会想住吗?

最后,当屋主离开后,房子可以重返土地吗?



重视有机生活且与自然共存,自由城与都市人最大的差异是,自由城居民从不认为人类可以留下大地的垃圾,当然,不包含艺术品在内。

 

现在小区内有五间儿童照顾机构 ( childcareinstitutions),404平方公尺的绿地,混合着住宅和生态空间;舍弃朝九晚五的生活,这边有充满活力的文化机构、live music、咖啡厅、餐厅、工作室。商业的营运并未与社会脱节,进入参观从前是免费,到现在仅需要少许的门票费。

 

换言之,这是个人人共享的空间。早期与政府对抗,但经过多次协商后,仍妥协并改用其他的方式与丹麦政府合作,例如缴交税金、电费、水费;自由城里的居民与外界公民相同,皆需要支付医疗保险,生病时也可以到政府拥有的医院就诊;虽然小区内有独立的货币系统,但官方的货币也依然被接受。自由城就像是个迷你的益智游戏,任何天马行空的想法,在这里都有成真的可能。

 

简约生活美学与树木对话


自由城内人人都有义务种树,而且是多元的树种,想象你是在为自己和宠物,种植一大块舒服的草皮。简而言之,自由城是一个努力保留树木、公园和草皮的地方。在每一天的生活中,人人将此信念视为日常,且勇敢无畏地行动。

 

自由城里没有专业建筑师,但却是建筑师的天堂,因为小区居民总可以使用歪曲变形或生病的木材,转身化成绿色阶梯;并尽可能地利用绿色步道,将哥本哈根市区与自由城小区连结在一起,迎接每一位宾客。让参观者可以徜徉在环保的空间中,毫无距离地亲近树木。


不只是哥本哈根自由城,这也是所有北欧共同的生活美学。树木制成的烛台、把手、任何令人放松的绿色空间;相较于一般所见的围墙、栅栏;绿建筑在绿色计划里有清楚的指标:即是愈多越好、洁净的科技和产品、足够成为改变意识的启发。   

 


面对越来越拥挤的都市,为垃圾问题找出解决办法,也成为当之促务急的课题。


自由城在绿色计划里,特别重视废弃物的处理。居民的垃圾用三种方式统一处理:集中、堆肥处理机、玻璃和厨房垃圾回收处。在环保意识尚未抬头的时代,自由城小区已经有效再度利用50%的废弃物。堆肥为小区带来惊人的帮助,未来朝向可以达到80%的重复使用率。

 

以自由之名信奉自然和谐


自由城深深的了解水能源的重要性,在这里绝对禁止任意浪费水。无论是环保厕所、家庭用水、浴室等地,都有精密的设计省水,减低浪费;更不用说省电政策,寒冷的冬天,自由城的暖炉燃烧的是二手木头;新型的暖炉,是利用50%以太阳能加热的水,搭配废水处理系统的水运作而成。


此外,初次参观很明显地会发现,在自由城里没有汽车,只有代步的自行车;能用双手完成的,就不使用机器,对于能源的问题,自由城不愿意因为人类的方便,而造成环境的失衡。

 

46年前的嬉皮小区,因为反对国家制度,非法占领了一块废弃的军事遗迹,在此开垦、用另类的思维实验生活,如今成为哥本哈根市的世外桃源,一个比丹麦这个高度福利国更有前瞻性的自治小区。无论是经济、法令、教育、文化、艺术、甚至在环境议题上,都不断地思考、尝试、从错误中学习,希望找到一个可以共同生活的另类方式。

 

新时代中,政府与新型生态村的相互合作与了解,让我们看到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生态村里务实的绿色计划,模拟了未来当人类面对能源枯竭时,应该生活的方式。自由城以自由为名,但却一步步遵循人类与自然合谐共存的法则。 (部分资料、图片来自互联网)


- End -


金融危机失去房子,他们干脆去国家公园露营了两年


一锅汤,改变全世界


赤脚大学,处处光明


厉害了word哥,三个纽约青年楼顶建葡萄酒庄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